长动力腕表的秘密(普通版)
手表的长动力,这似乎是为总忘记给手表上弦的人创造的福音。虽然对于现在相对普遍的自动上弦手表来说,具备太长的动力看似无关痛痒,实际上,现在却也成为手表玩家和制表大师们追求手表极致工艺的方向之一,不知道长动力腕表算不算一种介于手卷和自动的折中点。拥有手卷机芯那种上链时的丝丝入扣感,又不会因为偶尔的失误或者遗忘导致停表。我想,长动力,就像万年历或者三问一样,与其说是一种实用至上的技术,更不如说是腕表开发历程中需要大师、工匠去解决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揭开长动力的面纱,看看其中究竟包含了多少可能还不被我们了解的地方。
何来动力?无论是否长动力,首先都需要要了解动力的组成和来源。机械腕表动力存储的空间来源是发条盒中的发条。通过上链齿轮和发条盒齿轮的结合,装载在发条盒中的发条游丝卷紧在一起,然后通过发条游丝本身的张力缓慢释放动力。从中也不难看出,腕表的走时时间长短取决于动力存储的多少。需要发条游丝持续发力,办法是加长游丝的长度,而加长游丝长度可以通过2种方法简单实现——降低发条游丝的厚度,加大发条盒的尺寸。
降低发条游丝的厚度:现代发条游丝一般采用钢为材料来制作。现代加工技术可以把发条游丝打造的比以前任何时代都要更薄,更薄的游丝意味着同样直径的发条盒内可以存放更长尺寸的发条游丝。但是随着发条游丝的越来越薄,问题也随之而来了——首先产生了金属疲劳。这是无法抗拒的物理特性。虽然新技术甚至新材料可以将普通钢材的金属疲劳降低到最小,但长发条依旧不可避免的存在比标准短发条游丝更严重的金属疲劳。其次就是发条游丝在释放的时候无法提供足够的动力。更薄的发条游丝带来了比原先厚度发条游丝更小的释放动力,而动力的不足严重影响腕表的准确走时。
加大发条盒尺寸:既然无法将发条游丝打造到足够薄,那么可以将其控制在足够产生动力的范围内增加发条盒的尺寸。现代腕表的设计上,发条盒的直径一般小于机芯的半径,原因是需要配合将发条盒齿轮传动的结构要求——发条盒齿轮搭配中央轮输出动力,两者需要在同一平面上。如果将发条盒做到很大,当其直径超过机芯半径的时候只能将其放置在现有位置之上。结果是——机芯变得很厚。大发条盒除了影响机芯尺寸外,还存在着一种更“致命”的缺陷——影响走时的稳定性。当发条游丝完全满链的情况下,刚开始输出的时候动力过强,导致腕表走时过快;而当发条游丝快要完全松开的时候动力输出又过于柔弱,导致腕表走时过慢。对于普通40小时动力储备的发条游丝来说,其不稳定性只在开始的1个小时和最后的1个小时内有。而一旦动力存储提高10倍的话,同样的发条游丝就会在第一天和最后一天产生误差,导致的结果将是令人不快的。
万国7日
比勒顿自动上链系统:上满链可提供7天动力储备 ,动力储备显示,日期显示,小秒针附掣停装置,宝玑游丝 ,摆陀饰以18K黄金徽章 ,双面防反光凸状蓝宝石玻璃表镜 ,透明蓝宝石玻璃表底。
葡萄牙自动腕表不仅具备直径42.3毫米的表壳,更内置目前市场上最大的IWC万国表自动机芯,即51011型机芯,此机芯现在为纤细手腕调整了更为适合的尺寸。此款机芯除了保留了1930年代著名原版葡萄牙腕表的典雅外型,亦保留了嵌入式阿拉伯数字刻度,铁轨式分钟圈及纤细的燕尾式指针,配备IWC万国表今天最出众表现的功能:比勒顿自动上链系统,典雅小秒针及7天动力储备显示。更加入全新及先进的功能,如涂层凸状蓝宝石玻璃表镜、二层式表壳或全新旋入式蓝宝石玻璃表底。如当年那两位葡萄牙商人在今天要求硕大及精准的腕表,葡萄牙自动腕表仍会是沙夫豪森为其研制的。
肖邦LUC 8日
萧邦是迄今世界上仅存的由家族拥有并管理的豪华腕表, Chopard的製表过程,追溯至1860年,创始人Louis——Ulysse Chopard在瑞士Jura的 Sonvilier小村庄中,自行製作腕表。不过,真正令品牌重新回归优秀機械表行列的,全因在上世紀,品牌领导层決定于Sonvilier外的Fleurier,再次建立起自己的表芯製造厂,並以创始人的名字缩写L.U.C.,为新款机芯命名。第一款由品牌工程師自行製作的机芯,名字叫「L.U.C.1.96」,足足花了超过4年時間設計及製作,并获得表迷及業界的認同,並獲瑞士官方天文台表檢定局認證,奠定品牌「真正表廠」的地位。2000年从CHOPARD研究所出世的这枚L.U.C1.98,拥有39钻,,28800次/小时,鹅颈微调,4个发条盒提供了216小时的动力,加上优秀的打磨和顶级的调整结构,十足把这家有条件拥有日内瓦印记的小厂,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积家8日
沛纳海10日
百达翡丽10日
金诚表行,客服微信 kwbiao02
本文来自投稿,最新版本细节请联系作者微信核实。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oozun.com/11263.html